CISA_LOGO

NICE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發表年月 2000-01   應用領域 AI製造運用  

應用/研究單位 大同世界科技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一套軟體自動化機器人程式,可以用來模擬人類在電腦上辦公的作業流程和行為,且不需經由特殊的硬體設備,即能將這些重複且枯燥的電腦桌面作業程序自動化。 RPA可以全天24小時待命,不僅可節省作業時間,讓企業將人力投資在更高價值的工作上,並降低人為出錯率

檢視內容

語音智能健康照護、聊天陪伴AI語音助理

發表年月 2019-08   應用領域 AI 醫療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淇譽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語音智能健康照護語音助理可串接搭配各項IoT感測器,降低照顧人員負擔,亦可透過每日的量測紀錄,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除智能健康照護功能外,還可陪伴聊天講故事說笑話、更能讓遠距子女遠端同步父母狀況及互動,同時也具備智慧音箱基本生活資訊查詢、聽音樂等,並搭配專人服務,提供細緻貼心的個人客服與精準行銷。 本團隊採用最新人工智慧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設計語音智能健康照護平台,透過自然語意理解(NLP)及智能學習,開發文字、語音的識別與對答能力。 搭配團隊開發的核心技術,可整合串接各項IoT裝置、並搭配網路開放資料,創造更多樣化的專屬功能。除了健康照護領域,語音智能健康照護語音助理也可以客製化應用於其他產業服務與行銷應用。

檢視內容

不用再猜我是誰!AI語者識別2秒驗證語者身份

發表年月 2021-09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迪威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學習語言與學習文化相輔相成。掌握華語才能深入了解臺灣文化,掌握臺灣文化才能把華語用到恰到好處。為了增強海外學子學習華語的動力,強化學生與臺灣的連結,僑務委員會自2020年推出首屆〈2020全球僑校學生華語口說爭霸賽〉以來,獲海外僑校師生熱烈迴響,總計有來自全球27國159所僑校學生組成511隊參賽,共計1,533人參加比賽。 僑務委員會於今年(110年)舉辦第二屆2021全球僑校學生及僑生華語口說爭霸賽,成功吸引上百組海內外6-18歲學生爭相參與。今年賽制分為朗讀賽與跟讀賽,全程採AI系統即時評分,各組並分別評選出5名優勝者,為慎重起見,僑委會請所有優勝者另檢送朗讀影片檔,並委託迪威智能公司以語者辨識演算法與參賽者原始音檔進行比對。 迪威智能公司採用領先市場的語者識別演算法進行驗證,成功複驗比對優勝者40人音檔,顯示此模型的可靠性以及適應性即便是不同的錄音環境也能夠準確的驗證出語者身份。

檢視內容

布片圖像智慧搜尋

發表年月 2021-07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臺灣通用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平台資料庫中,客戶可以找到產品的用料需求、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並可在關鍵字中,讓其依照布料組織、成份、重量等數值讓其依序排列,進而找到想要的布料圖像資料,也可用以圖搜圖的方式,找到類似紋理,圖案的布片。

檢視內容

AI.AOI 質檢新應用-DIP 瑕疵質檢機(波峰銲PCBA檢測)

發表年月 2021-01   應用領域 AI製造運用  

應用/研究單位 小柿智檢

小柿自主研發AI DIP瑕疵檢查機。 適用於波峰銲完的PCBA外觀檢測 可搭載在客戶產線上,也可運用在獨立檢測機台 搭配線性掃描光學模組,完整覆蓋拍攝物之表面取像。 自主研發的小樣本學習瑕疵檢測技術,僅使用10~20張良品影像,即可快速建模、投入檢測,適用於少量多樣的場景,客戶使用小量良品,即可在5~10分快速建模,可自動標註元件節省客戶調整時間,即可立即投入產線檢測。自主研發的AI深度學習技術,可實現PCBA之外觀檢測,例如缺件、極反、錯件、偏移、破損等瑕疵檢出。

檢視內容

玩轉Chatbot!AI圖像辨識技術運用,為線下注入科技新體驗

發表年月 2020-01   應用領域 AI行銷運用  

應用/研究單位 愛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olvo攜手愛酷智能科技,為活動量身打造Facebook Messenger 上的聊天機器人,導入最新AI科技,提升民眾以往的參展體驗。 本次Volvo打破傳統互動模式,在聊天機器人中應用圖像辨識技術與智能濾鏡,結合QA問答讓來賓在遊戲中了解品牌故事和感興趣的車款。

檢視內容

109年臺南市運輸走廊壅塞改善計畫

發表年月 2021-12   應用領域 AI 交通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台南市政府交通局/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市中心舊城區第二期路網壅塞告警機制與路網動態號誌策略,主要範圍包含成功路(含)以南、府前路(不含)以北、金華路(含)以東、北門路(含)以西,透過影像式自動化路況偵測系統、路網動態號誌策略,達到道路即時監控、動態控制及增進道路交通運行效率之目標。

檢視內容

智慧化引擎號碼辨識功能模組

發表年月 2020-12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集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協助環保署資源回收稽核認證雲端認證制度,導入影像辨識技術來提升目前人工檢視雲端引擎照片之工作,因引擎號碼的樣態可能多達上千型式,發展以機器為主、人工為輔的智慧稽核認證程序。 導入影像辨識作業結合平板工具(APP),自動帶出辨識後相識度最高的可能結果,作業人員僅需採用選取的方式,加速人工作業,而資訊直接在作業現場,透過平板設備無線網路傳輸,將資料導入所管理的系統中。

檢視內容

DeepLogExpert 企業版可落地生成式AI服務

發表年月 2023-09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企業生產力工具/AI客服/媒體及創作

滿拓科技提供客製化的 LLM 演算法落地訓練服務及企業資料庫串接, 協助您領先市場推出最具競爭力之專有領域生成式對話 AI 服務, 抑或是實現內部 AI 資料化訓練,滿拓獨家 LLM 自動化訓練流程, 可在高度自動化程序下,用最短時間協助您推出新型態 AI 服務 ,提供從雲端到地端落地部署一站式整合服務,整合了 AI 專家顧問、 AIHPC 技術環境資源、大型語言模型 LLM 開發服務,並且能夠支援在地服務, 滿拓科技願與您攜手合作,協助貴司擁有最符合企業需求及 使用效益之 LLM 產品,搶佔市場領先地位

檢視內容

場域互動體驗的好夥伴_Gen AI 服務方案

發表年月 2024-11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聚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透過Gen AI智能客服與各式搭配的產品模組,包含智能辨識、預測推薦、拍貼、小遊戲、智能DM、促銷活動與數據整合等,迸出數位轉型新體驗!

檢視內容

垂釣魚種AI影像辨識系統

發表年月 2022-06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天思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公民科學家於107年建立了垂釣回報功能,公民科學係指由專家學者進行規劃,並提供一般民眾參與研究案中的部分資訊,公民參與不僅可提供海洋保育署更多的海洋資訊,亦可使得學術更加自由普及,而此功能開放至今,已經有許多民眾進行回報,本年度彙整民眾的填報時所提供的建議,進行頁面調整,並導入AI 智慧影像辨識技術,使系統自動解析照片內容,透過AI辨識模型提供最有可能的3種魚種供公民科學家選取,為使公民科學家能更深入瞭解魚種特性、學名、俗名以及習性等資訊,介接「臺灣魚種資料庫」以提升公民科學家對於魚種的知識與認識,讓使用者更便利的進行填報。

檢視內容

風往哪裡吹:用AI挖掘輿情的聲量金礦

發表年月 2017-10   應用領域 AI 大數據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藍星球資訊股份有限公司(https://choose.blueplanet.com.tw)

【蛛思CHOOSE】專注於將無法透過人工處理的海量網路新聞與社群輿情,藉由人工智慧整合分析的互動式圖表呈現,搭配探索行為的介面設計,協助使用者在有限的時間完成網路輿情資料收集、輿情風向趨勢觀測、對手輿情佈局比較、潛在輿情悶燒預判等活動。藉由藍星球資訊所開發的網路輿情偵測自動化模組、透事中文探勘分析系列模組、互動式圖表操作設計模組等三類模組的創新整合,使本服務能為廣告代理商、媒體代理商、公關代理商、品牌顧問、各企業與組織的公共關係部門或媒體事務組、政治幕僚,提供提案談資輿情資訊、活動企劃發想脈絡、網路行銷曝光監測、公關形象輿情回饋及輿情危機警示預判,一次解決資料蒐集、彙整、分析的工作流程。

檢視內容

美白日記 - AI影像辨識美容保養成效追蹤服務

發表年月 2020-12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晨羽有限公司

經由「美白日記」網站式服務平台提供之影像辨識技術的類膚色分析儀服務,可以自行在家追蹤美白成效,不僅避免使用成效不彰與財務浪費的疑慮,也能與賣家建立信任度,成為賣家服務的忠實顧客,且檢測後之數據回饋,將同時記錄至主機資料庫,廠商可以確定消費者過去到現在的美白差異,作為產品效果的依據,提升美容業消費者獲得更精準的治療與成效。

檢視內容

AI 智慧打卡人流分析及對景點的喜愛度(結合開放資料 )

發表年月 2020-02   應用領域 AI 服務應用  

應用/研究單位 全域科技有限公司

觀光為臺灣重要的經濟之一,臺灣各景點每年的觀光人口從20~100萬人不等,透過人流的數據,於景點拍照打卡進行 AI 影像分析,分析各地區景點人流、年齡層、性別與情緒…資訊,提供景點及有關單位以利後續商業決策及應用,促進台灣的觀光經濟發展。此專案可延伸性應用於COVID19防範,如:2019年4月份全台11處景點警示新聞,可透過此系統提供民眾資訊,及群發告警,避免群眾群聚感染的風險。

檢視內容

多模態生成式AI用於汽車再製造零件辨識

發表年月 2023-10   應用領域 AI製造運用  

應用/研究單位 BerkeleyStandard

汽車零件再製造工廠每年要生產的型號會跟著二手市場變化,以傳動箱來說,市面上最常見的二手零件不會超過500種,但每年都會淘汰最老的50種,同時增加新的50種。如果將每個零件拿去不同角度和不同背景拍攝,每種傳動箱大約要拍攝1000張訓練張影像,要讓傳統的物件分類AI持續每年學習,每年都要準備50000張訓練影像,透過生成式AI,客戶願意每年針對50種零件掃描建模,訓練出來的辨識器可以幫助再製造工廠辨識現場的原料,協助原料管控同時,也可以降低採購在零售商的溝通成本。

檢視內容